
安全生产综合信息平台设计方案
“十二五”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安全生产,确立了发展理念和“安全*、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随着安全生产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的制定,建立健全各类企业安全生产监测、行政执法、隐患排查体系与应急救援体系成为一项日益重要和紧迫的任务。
为实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科技化水平,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综合监管能力、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从而提高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效能,迫切需要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监平台。因此,以国家“科技兴安”战略为指导,依据《国家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以智慧安监和信息化建设为契机,构建先进、科学和实用的安监平台,是提升安全生产水平的重要内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XX市安监局为了统筹管理和监督,进一步提高各矿山及危化、烟花爆竹等高危企业安全保障能力,现拟建设一个完善的安全生产综合监管信息平台,以实现对辖区内矿山、危化、烟花爆竹等高危企业的监督管理。
二、建设内容本项目建设规模为市级安全生产信息化平台,主要服务于安全监管部门。平台使用对象包括各级监管部门以及各生产经营单位。
1、监管部门作为中心端建设数据中心。在数据中心安装安全生产综合监管信息平台接收端及中心端软件。
2、在需要联网监管的各企业安装单系统采集端软件。每个需要联网的本地系统安装一套单系统采集端软件。
3、实现各企业安全监控系统的集成联网。
三、项目意义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是实现安全生产隐患群防群治,解决目前安全生产监管工作遇到的人力、物力困难的有效措施,是建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良性循环,提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和服务水平的重要措施。该项目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贯彻“安全*、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运用先进的技术方法,完善标准化考核体系,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强化安全基础管理,项目的实施和运行可实现安监局对企业监管的信息化,将产生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平台充分利用*新的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将完成各类安全生产监管监察业务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处理,完成安全监管部门与企业全方位、网格化的安全预防、安全监管、安全监控和应急救援,有效提升安全生产监管监察能力。
2、将建立起安全生产科技信息化系统,使各级监管部门在依法履行职责过程中得到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大力推进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行业安全科技进步,提高政府监督管理和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3、实现对各矿山、危化、烟花爆竹等高危企业的实时、远程监控,实时掌握各高危企业的安全生产状态运行情况。通过系统平台规范各种高危企业安全管理,提高监管部门对高危企业安全监管效率,降低监管成本。
4、实现安全生产基础信息规范完整、动态信息随时调取、执法过程便捷可溯、应急处置快捷可视、事故规律科学可循,全面提升安全监管监察信息化效能。
第二节设计概述一、设计原则本方案设计遵循技术先进、功能齐全、性能稳定、节约成本的原则。并综合考虑施工、维护及操作因素,并将为今后的发展、扩建、改造等因素留有扩充的余地。本系统设计内容是系统的、完整的、全面的;设计方案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其具有以下原则:
1、可靠性和稳定性
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高危企业对安全的重要性和实时监控的不间断性决定了系统必须具有高可靠性和高稳定性。系统设计严格遵循国家标准,系统架构设计要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选用高质量、高稳定性软件及设备,能适应工作环境需要,保证系统安全、长期稳定的运行。
2、规范性和安全性
系统坚持“数据统一、模式统一、标准统一”的建设原则,设计规范、数据标准,完全符合国家技术标准和行业管理规范。实现全市安全生产数据“一数一源、一源多用”。同时,系统建立在成熟稳定的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基础上,通过完善的备份恢复策略、安全控制机制、可靠的运行管理监控和故障处理手段保障系统的稳定、安全。
3、先进性和前瞻性
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现有技术也不断发展,系统采用符合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先进技术,并且能够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不会被淘汰。同时,系统架构和技术有很强的前瞻性,着眼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能够适应未来发展需要。
4、可行性和合理性
以用户实际为基础,以技术为支撑,从实际出发进行设计,使设计具有可行性。同时,以坚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行业经验为基础,结合理论和实践进行科学分析,使各类监控系统很好的融入管理平台,对各部分组成、功能以及各部分之间的衔接、交互进行合理设计,确保系统架构合理、互联互通,成为一个有机、高效运行的整体。
5、兼容性和可扩展性
系统充分利旧、整合资源、纵横衔接、互通共享,具有良好的兼容性,既能兼容系统现有设备,又充分考虑未来发展需要,避免因兼容性差造成系统难以升级或拓展。同时,系统可扩充性强,系统软件采用面向对象的结构设计,设备选型尽可能采用标准化、通用性的设备,使整个系统具有灵活性、兼容性和可扩展性。
6、易操作性和易维护性
系统采用易于使用的图形人机界面功能,为信息共享与交流、信息资源查询与检索等提供有效的工具,系统操作简单,维护方便。
7、适用性和经济性
系统必须满足用户需求,适用用户需要。系统建设要考虑数据存储、传输、备份和网络信息安全等方面,合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保护现有投资,以较小的投入实现*佳的效果。
8、智能性和科学性
系统平台加强信息化高级模式运算的应用,使信息化的优势得到强有力发挥。在执法检查层面,将可通过智能模型计算出需要重点检查的企业、需要重点检查的事项等;在日常管理层面,将可通过智能模型实现企业隐患管理的智能提醒、不良行为企业的智能辨别、绩效考核通报智能推送等;在作业辅助层面,将通过智能模型实现技术帮扶服务智能筛选、重大事故隐患智能提示、作业安全风险智能评估等应用。为随机抽查工作机制提供可靠的平台支撑。